首页 > 百科探秘 >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,赏析唐代诗人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

古诗中的春夏秋冬,赏析唐代诗人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

来源:军融百科网

春夏秋冬是古人吟咏季节之美的主要题材之一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《登鹳雀楼》中,就以此为主题,描述了从春天到冬天的山色、气象的变化,反映了自然美与人文情在古诗中的完美融合。

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。”诗人借登高楼之势,从登楼远望之处,写下了壮观的山河美景。春天的山色,是“烟锁池塘柳”,暗示大自然万物开始苏醒;夏天的山色,是“台高林密树”,充分展现了盎然生机和繁荣景象;秋天的山色,则是霜染的“天山银霜”,黄叶飘舞在稠密的“玉树临风”的枝头,许多动植物也进入了储存期;冬天的山色,则是“大江东去”,冷清而又澄明,人们开始期盼春的到来。

这首诗描写的是四季变化,又揭示了人生态度。“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”,表明了作者深邃的境界。“窮千里目”的快感,在于人与自然的交融中获取,是一种深刻而难言的情感,“更上一層樓”的境界,则是要让自己感觉到,努力向前,不断迈过新阶段,才能够看到风景的无限美好。所以我们在赏析这首关于春夏秋冬的古诗,能够深入的去领悟生活的真谛,领悟人生的不同阶段,以至于成长的过程。

相关信息